(資料圖)
在將近1000年前,北京路叫雙門底,在清代被譽為“嶺南第一街”,至今,仍有部分老廣州人會把北京路中段稱作這一名字。
雙門底先后改稱永漢路、漢民路、北京路。圖為永漢電影院。
1156年,廣州向南擴建。1244年,廣東經(jīng)略安撫使方大琮將原為廣州城南門的清海軍樓改建為長十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高二丈三尺的大樓,樓下有兩并排大門,俗稱“雙門”。因附近店肆、民房均居雙門之下,這一帶得名“雙門底”,逐漸發(fā)展為鬧市。
北京路的“元代銅壺滴漏”成為游客的熱門打卡拍照點。
明、清時期,商賈云集于雙門底,以書坊、古董市和花市聞名。雙門安放有銅壺滴漏,長滴不絕,以此報時,周邊百姓通過它安排婚葬祭祀等重要活動。1919年,廣州拆城墻開馬路,此后,雙門底先后改稱永漢路、漢民路、北京路。如今,北京路步行街正中央的銅壺滴漏正是原銅壺滴漏的仿品,繼續(xù)見證廣州商貿(mào)風(fēng)華。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俊杰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435 226 40 @qq.com
版權(quán)所有 重播新聞網(wǎng) www.hbmingxingmzc.cn 京ICP備2022022245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