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高快速路搭起城市的路網骨架,運輸車流人流,為發(fā)展架起快速通道,“十四五”開局年,許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推進中,助力城市發(fā)展。近日,在由廣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海珠灣隧道始發(fā)井工區(qū)內,記者看到,始發(fā)井的基坑已經初具規(guī)模,深度超過25米的地下連續(xù)墻已沿著四周打入地下。60余名工人正在基坑中作業(yè),他們嫻熟地捆綁起鋼筋,進行冠梁施工,為基坑架起安全屏障。而在另一邊新搭建起的鋼筋加工廠內,工人們分工明確地對鋼筋進行切割、再加工?,F場一派大干景象,工人們各在其位、井然有序。
記者了解到,目前始發(fā)井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預計明年年底,外徑超過15米的超大直徑的盾構機將從這里下井,一路向北掘進,下穿三枝香水道、洛溪島和瀝滘水道,搭建南北向過江的新通道。這也是廣州首次采用超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的道路工程,將為后續(xù)的隧道建設提供思路與樣本。
海珠灣隧道項目南洲入口效果圖
高效流通、活力集聚:未來中心城區(qū)15分鐘可到廣州南站
珠江穿城而過,千年商都熠熠生輝;過江通道,也成為聯動城區(qū)的大動脈。由廣州交投集團按照經營性模式負責投資、建設和管理的海珠灣隧道,地跨海珠區(qū)和番禺區(qū),主線北起于南洲路北側,對接現狀東曉南高架,向南以盾構隧道下穿珠江瀝滘水道、洛溪島及三枝香水道,南至南浦大道,對接正在建設的東曉南路—廣州南站連接線南段工程。項目全長4.35公里,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主線雙向6車道,總投資約116.8億元,計劃于2024年底建成通車。
也就是說,未來通過海珠灣隧道可以從東曉南高架快速直達廣州南站,建成后將使中心城區(qū)至廣州南站車程縮短至15分鐘,形成一條市中心與廣州南站的快速通道,聯通環(huán)城高速、內環(huán)路等城市道路,可減輕廣州大道、新光快速、洛溪大橋交通壓力,提升廣州交通內聯外通水平。同時,南浦立交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新的進出島通道。
城市發(fā)展,交通先行。廣州正構建高效流通、活力集聚的城市交通體系,加快交通樞紐周邊道路建設,促進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海珠灣隧道建成后,可以完善廣州南站周邊路網功能,有力增強廣州南站的集疏運能力;同時,將進一步支撐廣州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將廣州文化、旅游、交通元素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城市格局的調整和完善。
方案確定:廣州首個采用超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的道路工程
海珠灣隧道聯通南北,周邊居民區(qū)、企業(yè)、單位較多,人口集中,施工環(huán)境復雜。減少工程建設對周邊的影響便貫穿于項目選址到確定建設方案的整個流程,綠色與智能也成為了項目最大的兩個特色。
海珠灣隧道是廣州首個采用超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的道路工程,是探路者也是引領者。“盾構隧道方案雖然導致建設成本增加,但與沉管法相比,可有效減少征地拆遷,節(jié)約土地占用,并且極大降低了對河床等自然環(huán)境以及地面交通、設施的影響,建設過程及項目通車后對周邊的噪音影響也較小,可實現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最大化?!睆V州交投集團海珠灣隧道項目負責人王海君表示,當前廣州地區(qū)地面、地上空間已日趨飽和,盾構法將引領廣州城市基建大通道建設的新方向,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擴大道路選線的靈活性。
目前廣州地區(qū)超大直徑盾構技術尚處于起步階段。從地鐵盾構到大直徑盾構,甚至是超大直徑盾構的轉變,意味著盾構斷面尺寸更大、盾構施工埋深更大、水壓更大、所涉及地層條件更加復雜,隨之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也更大。對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海珠灣隧道項目團隊已提前預設,在工程建設的同時進行課題研究,通過自身實踐和探索,將為廣州地區(qū)超大直徑盾構施工提供可復制和借鑒的技術方案和行業(yè)標準。
綠色生態(tài):促進工程建設與周邊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
海珠灣隧道項目地處城市建成區(qū),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周邊民房、廠房、商業(yè)建筑密集,交通環(huán)境非常緊張。記者了解到,海珠灣隧道始發(fā)井工區(qū)現場西側和南側緊鄰東鄉(xiāng)村居民房,南側為聯聲工業(yè)園,東側是南浦海濱花園小區(qū)。當前進出場的通道也僅有沿沙路經聯聲工業(yè)園內部通道,沿沙路是東鄉(xiāng)村的交通要道,僅為雙向兩車道?!拔覀冊谠缙趶堎N了施工告知書,并聯合村委會和小區(qū)物業(yè),積極與附近居民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同時,我們嚴格執(zhí)行省市關于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項規(guī)范,充分落實‘6個100%’和‘一不準進、三不準出’等要求,最大程度上降低對周邊居民和交通環(huán)境的影響?!蓖鹾>硎?。
海珠灣隧道項目負責人王海君
此外,針對基坑開挖和盾構掘進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余泥外運和物料進出場難題,項目建設團隊目前正在積極籌劃新的運輸通道。“以期實現‘項目紅線范圍內陸運+遠距離水運’的運輸模式”,王海君表示。
據了解,海珠灣隧道項目還將在全線鋪設降噪路面、采用降噪伸縮縫、大面積采用隔音措施,力求在降低噪音的同時提高車輛行駛舒適性,打造綠色環(huán)保的“生態(tài)之路”?!绊椖吭诮涍^長隆飛鳥樂園附近時,該路段會設置全封閉聲屏障,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王海君表示。
智慧工地:工程更直觀,管理更高效
打造智慧工地也是海珠灣隧道項目的一大特色。記者了解到,海珠灣隧道項目采用BIM、北斗、物料網和全景攝影測量等技術,開展施工影響范圍內城區(qū)重點交通節(jié)點通行預備方案的編制、燃氣電力水務等重要市政管線基礎信息的調查以及施工現場質量控制等工作。此外,BIM技術可聯通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實時采集現場試驗檢測數據、質檢數據,提高數據采集速率和精度,并將信息及時上報給工程管理人員,提高決策效率。記者看到,系統(tǒng)對項目模型進行實景模型、BIM模型、實景+BIM模型的多功能展示,可以更直觀看到海珠灣隧道與附近建筑物的關系,以及地下管線和工程實體的關系,有效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同時,海珠灣隧道項目自主研發(fā)IPM系統(tǒng),通過智能管控引領項目綜合發(fā)展。IPM系統(tǒng)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等先進技術,以智慧企業(yè)戰(zhàn)略管控為抓手,開展海珠灣隧道項目全類型、工程全過程一體化智慧管理。“我們將在工地鋪設傳感器,工人們也會佩戴有感應的工牌實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蓖鹾>硎?。
海珠灣隧道項目智慧監(jiān)控展廳及沙盤模型
建設者故事
廣州交投集團海珠灣隧道項目工程部副經理薛曉杰:做起來就會發(fā)現這一行的魅力所在
廣州交投集團海珠灣隧道項目工程部副經理薛曉杰負責質量和技術領域的管理。在她看來,穿城而過的海珠灣隧道,雖然只有4.35公里,工程難度卻一點也不小。海珠灣隧道以雙洞盾構隧道形式下穿中核商務大廈、萬科泊寓公寓樓等密集建筑物。“按原方案是要拆除這些建筑物,但拆遷影響比較大,所以項目開始前,我們一直在想有沒有其他更優(yōu)的方案?!毖越苷f。
于是,海珠灣隧道項目團隊積極謀求新的工藝工法和技術措施,最大程度減少工程對周圍人居環(huán)境的影響。薛曉杰告訴記者,在那段時間里,不僅會召開一些大大小小的專家研討會,團隊的同事們,遇到行業(yè)內的其他單位或者一些相熟的同行都要問上一嘴、咨詢一下,大半年的時間里,如何通過工程措施減少影響成為最常談起的話題。最后,當聯合參建各方,結合自身工程特性,經過反復的推敲和研討,針對性地提出了原位保護方案,即通過在既有建筑物下新建樁基替代原有樁基承載荷載,切斷原樁基與建筑物的連接,保證盾構機在既有建筑物底部穿越時不影響上部結構的安全和穩(wěn)定。大家終于松了一口氣:“當時就覺得終于有結果了,可以搞定這個難題了!”
從選擇橋梁專業(yè)起,薛曉杰就想到會有常跑工地的情況,無論何時無論自己在何地,一個電話,她就要趕到工地。在她看來,做這個工作女生比較少,但女生也沒有什么不同?!白銎饋砭蜁l(fā)現這一行的魅力所在”薛曉杰說。項目結束后,再走上她參建的道路,感受很不一樣。薛曉杰上一個結束的項目是花莞高速:“建設的時候是一個樣子,現在建好了又是另一個樣子。可能其他人會說自己在這條路的哪個位置,我會說我在哪個哪個樁號。開車路過,就會想起這是我奮斗過的地方?!?/p>
廣州交投集團海珠灣隧道項目工程師郜陽:畢業(yè)后的第一個項目意義重大
海珠灣隧道項目靠近東鄉(xiāng)村民居,對噪音、揚塵污染等控制的要求比較高。在廣州交投集團海珠灣隧道項目工程師郜陽看來,海珠灣隧道是民生工程,但工程在建設的同時也要“保民生”?!绊椖坎吭诠こ态F場設置了許多噴淋設施減少揚塵污染,在現場搭建的鋼筋加工廠也是為了減少對周圍的影響?!臂柛嬖V記者,但工程仍面臨“難題”,就是受周圍交通情況所限,工地旁邊的沿沙路僅有兩車道,難以保證大量余泥渣土、物料的通暢運輸?!坝谑?,我們提出了建水運中轉臨時裝卸點的方案,開辟專用通道來運輸余泥渣土和物料”郜陽說,碼頭建好后,工程出土運往裝卸點的路線在紅線范圍內,這樣出土可控、現場施工可控、工期也就可控了。“為項目按期推進加了一個保障?!臂柋硎?。
說起海珠灣隧道項目的工程亮點、技術特點,郜陽如數家珍,這是他去年博士畢業(yè)后接手的第一個項目。“第一份工作第一個項目就這么重要,感覺很榮幸”但在郜陽看來同時也是挑戰(zhàn):“這是廣州首個超大直徑盾構盾構隧道,是引路者也是探索者。我們根據工程實際需要確立針對性研究課題,課題跟著工程走,一邊探索一邊實踐?!臂栒f,超大直徑盾構機遇到以中風化、微風化你只粉砂巖為主的“紅層”地質,掘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刀盤結泥餅的情況,將會極大的降低盾構機的掘進效率,甚至損壞盾構機。而土層的上軟下硬則會容易引起掘進姿態(tài)難以控制、刀具磨損嚴重等問題:“建設團隊對盾構穿越的地質條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細致認真的分析,并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和實施預案,把工作往前做?!?/p>
工作與上學時相比大有不同,但他表示還有許多內容是相通的:“那就是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總結規(guī)律。”郜陽從設計階段就開始深入到海珠灣隧道項目中,一路走來,慢慢讀懂了圖紙和方案,熟悉了規(guī)范和標準,關于工作記錄、總結分析的筆記也已經寫了好幾本。郜陽說:“工程無小事,我將敦篤力行,與海珠灣隧道項目的‘平安百年品質工程’之旅一路同行,成就自我,做好工程?!?/p>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盧夢謙 通訊員 楊正鋒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高鶴濤 通訊員 廣交投
熱門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 www.hbmingxingmzc.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