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城創(chuàng)新先鋒”系列報道之四
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
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超
樓棟管理員唐建坤,已經(jīng)對凌晨還亮著燈的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實驗室習以為常了。
在湖南工程學院北校區(qū)工作多年的她,每晚都要向實驗室里的年輕人重復多遍“時間不早了,快回去”。
雖然響應者寥寥,但唐建坤并不生氣,反而對他們多了分敬佩和愛憐?!昂⒆觽兒芸炭?。”唐建坤告訴我們,學校里的人都知道這間實驗室厲害:團隊成員平均年齡25.1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30多項,并接連在國際能量科學頂級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
走在時間前面 ——“拼命不是說說的”
無論多忙,鄒鴻翔都堅持到實驗室“泡一泡”。這位年輕的博士,三年前組建了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
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學是一個全新的交叉學科,涉及力學、自動化、材料科學、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領域,要求研究人員掌握多學科知識,非常考驗個人及團隊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團隊組建之初,里面的年輕人大多是本科生,沒有任何科研經(jīng)歷和學術背景。這種“先天不足”沒有妨礙他們探索科學。在“團長”鄒鴻翔帶領下,他們自學知識,自制實驗裝置,靠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打開了探秘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世界的大門。
20歲的團隊骨干陳澤文回憶,鄒博士經(jīng)常是實驗室最早到最晚走的那個人,做起事情來一絲不茍,有次為攻克一道實驗難題,他甚至在實驗室“閉關”了幾天。
這種爭分奪秒的“拼命三郎”精神,深深感染了團隊里的每一個人。陳澤文告訴我們,盡管整體學歷不如其他高校研究團隊,但“團長”從未因此對其另眼相看或降低標準。相反,他總是把“我們可以做到全國第一”“我們很出色”這樣的信念傳遞給大家。耳濡目染之下,團隊成員漸漸消退了之前的自卑感,做起實驗和項目來非常投入,“拼命不是說說的?!?/p>
創(chuàng)新永不停歇
——“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
今年3月,湖南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廖新文突然“火”了。為這位小伙子帶來“流量”的,是他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能量科學頂級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17.881)上發(fā)表論文。
這篇題為《采用磁力耦合屈曲雙穩(wěn)態(tài)機制的突跳摩擦納米發(fā)電機俘獲旋轉運動能量》論文,被編輯挑選為精選文章(articles featured)。
“論文的三位主要作者平均年齡21歲?!编u鴻翔博士介紹,這篇高水平論文背后,是團隊長達三年多的前期研究積淀,是成員們每天10幾個小時泡在實驗室的忘我付出。
對此,20歲的廖新文感觸很深?!霸谄渌咝?,本科生是不可能有資格加入這類團隊,更不可能有教授手把手地告訴你實驗注意事項?!绷涡挛恼f,學校非常支持學生的科研工作,如果他們有好的想法,學校、實驗室會創(chuàng)造條件支持學生去執(zhí)行。“他們不會催你一定要交出多少科研成果,相反他們特別鼓勵年輕人深入探索某個學科領域,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科學問題。”他說。
在寬松包容的科研環(huán)境下,團隊成員迅速成長。近年,團隊面向我省發(fā)展高端裝備智能化、物聯(lián)網(wǎng)等戰(zhàn)略性新興產(chǎn)業(yè)的重大需求,在能源裝備系統(tǒng)設計與動力學分析、機械能量采集與應用等領域開展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豐碩科研成果。其中,團隊自主研發(fā)的自供能無線傳感系統(tǒng)、主被動控制技術等成果,已在國內多家企業(yè)推廣應用。
“要做就做別人想不到的?!编u鴻翔告訴我們,團隊組建之初就明確了一個目標——“要把本科生當作寶玉雕琢”,引導學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具有獨立思考品質和科學探索精神,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找到解決問題途徑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人才。
協(xié)作產(chǎn)生勢能
——“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事”
4月18日,走進位于湖南工程學院北校區(qū)機械樓5樓的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實驗室,我們立即被黑板上張貼的一張張小紙條吸引。
“紙條上羅列了全國各大學術會議和創(chuàng)新賽事活動時間表?!编u鴻翔介紹,不管是學科領域舉辦的論壇,還是國、省組織的創(chuàng)新大賽,團隊都會鼓勵學生大膽介紹自己的科研成果,與行業(yè)大咖進行智慧火花碰撞。
團隊成員謝星就十分享受這樣的“思想交鋒”。“類似體驗多了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同樣的問題對于不同學術背景的人來說,看到的東西往往不一樣,而解決問題的思路在這時就很有可能被打開了?!彼嬖V我們。
已在權威刊物發(fā)表多篇論文、手握4項發(fā)明專利的陳澤文,眼下正在著手準備一項重要實驗。陳澤文坦然,在團隊,科研不是一個人的事。平時操作實驗,只要他有需要,團隊其他成員都會無條件提供幫助。
“團隊非常團結,碰到難題大家會聚在實驗室,從實驗設計到具體操作,一個個細節(jié)摳,經(jīng)常討論到凌晨還舍不得走。”鄒鴻翔說。
得益于擰成一股繩的協(xié)作精神,湖南工程學院零碳電力技術及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成立三年多來,指導大學生獲國省大獎20余項,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30余項,在權威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除全員參加科研項目外,九成以上成員是各類競賽的活躍分子,其研究成果多次在學術領域展露風采。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wǎng) www.hbmingxingmzc.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