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省農業(yè)農村廳獲悉,安徽前期遭受嚴重洪澇災害的受災地區(qū)正全力推動災后農業(yè)生產恢復。為此,安徽省農業(yè)農村廳日前發(fā)布《災后農作物生產恢復技術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地結合實際,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經濟規(guī)律,根據(jù)作物適應性和當?shù)赝怂笄锒鉄豳Y源情況,按受災類型和受災程度,因地制宜開展災后農作物生產恢復技術指導,最大限度減輕因災損失。
《方案》提出,要科學判斷水稻是否需要補改種。水稻具有較強耐澇性,一般浸泡一天一夜,對稻苗生育影響較小;浸泡3—4天,只要有葉片在水面上,如果及時排水晾田,2天后追施葉面肥,仍然可以保苗。判斷水稻是否要補改種,要做到看植株、葉片、根系。強降雨造成農田積水,但澇漬時間較短,在地作物恢復生長的可能性較大。這類地區(qū)應采取積極措施,排澇降漬,查苗補苗,加強田管,促進苗情轉化。其中水稻災后要注意清溝排水,除澇保苗,查苗補苗,以稠補稀。同時,增施速效肥,促進苗情轉化。澇漬之后,秧苗長勢較弱,土壤肥力流失較大,應及時增施速效肥料,適施磷、鉀、鈣,補足地力,促進苗情轉化。作物受澇漬后,植株素質下降,易受病害侵染,應加強病蟲測報,適時防病治蟲,控制病蟲害暴發(fā)流行。旱地作物災后要及時排澇,清溝降漬。早追提苗肥,促進緩苗。培土壅根防倒,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
對于強降水后短期難以排出的絕收田塊,《方案》提出,要根據(jù)積水排除時間早遲和農時季節(jié)的要求,及早考慮改種其他作物?;驹瓌t是通過育苗爭取農時,改種高產高效作物。應根據(jù)退水早遲,及早安排育苗,無地育苗的可借地育苗或統(tǒng)一進行工廠化集中育苗,待水退后,組織適時移栽。積極采取應變技術措施,通過調整播種技術,如催芽直播、地膜覆蓋(旱地)等手段,彌補季節(jié)上的限制。(記者 吳長鋒)
熱門
聯(lián)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版權所有 重播新聞網(wǎng) www.hbmingxingmzc.cn 豫ICP備17019456號-13